家住什么地方寿命长
王府健康汇公众号:RIMH001
2023-05-10 14:56:27
《王府健康汇》公众号:
是隶属于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、专注医疗养护、健康养生的健康管理平台。在这里超过100位三甲医院专业医师,每天为您推荐一学就会、一点就通的健康管理知识。王府健康汇是您最值得信赖的家庭健康管家。
家住什么地方寿命长
王府健康汇公众号:RIMH001
住公园旁,心态更平和
日本研究人员发现,公园附近绿植多,空气质量好,噪音低、空气湿度适宜。住在公园附近,随时能够感受“森林浴”,可以改善身体的副交感神经,降低血压。同时,经常感受绿色,还能增强人体免疫系统,有助于抵抗感染。此外,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研究发现,经常接触自然界的人更少生气、抑郁和紧张。户外散步和骑自行车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可降低心脏病风险。健步走、打太极、种花等都是很好的户外运动方式,不用过分担心居住的附近没有公园和河流,利用在小区中的“绿色地带”逛一逛,也有同样的效果,不失为一次“自然行”。此外,城市规划者应在新开发的居住区内开辟更多的绿地,以造福社区居民。
住水边的人压力小
欧洲环境和健康中心研究发现,居住在滨海地区的人,其身体状况往往要比居住在内陆地区的人健康,因为当人们心情郁闷时,到海边散步,听着海浪的拍打声,可感受到自然的“奇妙”,使身心放松,进而舒缓情绪。同时,接触水流会让大脑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,压力水平减轻,大脑更为放松。
不临街,心脏更健康
临街住,虽交通便利,但每天需要面对机动车尾气、噪声污染等,久之会伤害健康。发表在美国《血液循环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,与住所远离主干道至少1公里以上的心脏病患者相比,临街住的人10年内死亡风险升高27%。这是因为,交通污染会引起动脉斑块积聚,加大猝死风险。
远离闹市区,防血管硬化
闹市区房价一项居高不下,但住在市中心并不是明智的选择,“噪音”和“空气污染”都会影健康。丹麦一项研究显示,住在闹市区的居民血管硬化速度更快,发生冠状动脉硬化的危险比远离闹市区的居民高出近一倍。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一项研究则显示,住在主干道100米以内区域的婴儿,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性比其他地区的婴儿要高。这是由于市中心车流大,频繁的刹车与加速会使汽车产生更多“污染”,婴儿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,导致呼吸困难或哮喘几率大。
上班近点能防慢病
,居住地离单位太远,慢性病的患病率会大大增加。这是因为上班路途远,早餐往往来不及吃,晚餐就成了最重要的一餐。用完晚餐,时间又已经很晚了,没时间运动便饱腹上床睡觉,肥胖接踵而来,日积月累,慢病也就“悄然来袭”。
远离机场、铁路不易发胖
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院研究发现,机场的噪音会刺激人体压力激素升高,导致腰围变粗。研究选取了住在机场附近的5156位居民,结果显示,噪音每增加5分贝,被调查者的平均腰围就增加1.5厘米。同时,研究人员表示,铁路边的居民长期受到火车过往的影响,也有发胖的危险。
远离快餐店,中风风险低
美国密歇根公共卫生学院一项研究发现,住在快餐店密集区的人,卒中风险高。该研究收集了得克萨斯州1247名缺血性卒中病例的资料,并将每一区域快餐店的数量按从多到少进行排列。排名前1/4的地区卒中发病率比后1/4的地区高13%。究其原因是,快餐与肥胖是一对“好兄弟”,而肥胖会增加卒中的风险。
住高海拔地区,身材更苗条
西班牙一项研究表明,与住在124米海拔处相比,住在456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,发胖的几率降低13%。由于高海拔地区缺氧,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较低,而这种“低氧气浓度”会抑制饥饿感,让你变得“不太想吃”,进而控制了体重。
周间更新:健康管理 中医调理 健康塑形等知识资讯
周日更新:当周热点话题盘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