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的故事,从这里开始
|引子|
经常听人说即使在南京生活了很多年,却还是对这座城市有很多的陌生感。那种无法融入的隔阂,绝不是会一句“阿要辣油”和多赚些钱所能解决的。似乎很多方面都产生隔阂。
唯有水包容一切。古时人们依水而居,与水为伴。看着这流淌不洗的水,只觉得尘世喧嚣却并不算什么了,天地之大,此心安处是吾乡。
如果说提到苏州就会想到太湖,提到西湖总能蹦出杭州,那么说到南京,就不得不说一说秦淮河了。
南京,了解了它的文化、懂得了它的历史,才算是真正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。
秦淮河,陪伴着这座城和这座城里无数的人,一路走来。
|灵动秦淮|
秦淮河,中国长江下游右岸支流。古称龙藏浦,汉代起称淮水,唐以后改称秦淮。孕育了南京古老文明的她,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,历史上极富盛名,被称为“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”。
秦淮河有南北两源,南源溧水东庐山,北源句容宝华山。由东向西横贯南京主城,南部从西水关流出,注入长江。秦淮河环绕金陵城内,历史上为这座历史名城的航运、灌溉起到了关键性作用。
许多人都以为秦淮河只是夫子庙天下文枢牌楼前那一段,其实那只是一部分。秦淮河分内外秦淮,流经夫子庙的为内秦淮,也成“十里秦淮”。
内秦淮为主流,由东水关进入再由西水关出城。流经秦淮、雨花台、建邺、玄武、栖霞、鼓楼6个区。
图源:图虫网也无曳
外秦淮由通济门经中华门绕行城外,在南京城南外绕行,是五代十国时开凿的护城河,经三汊河汇入长江。
图源:摄影师黄欣
|秦淮过往|
相传秦始皇东巡会稽过秣陵,以此地有“王气”,下令在今南京市区东南的方山、石硊山一带,凿晰连岗,导龙藏浦北入长江以破之,到唐代,根据这一传说,改称秦淮。
唐代诗人杜牧作《泊秦淮》一诗后,秦淮河之名始盛于天下。
烟笼寒水月笼沙,
夜泊秦淮近酒家。
商女不知亡国恨,
隔江犹唱后庭花。
一条秦淮河,之所以被那么多文人墨客吟颂,不仅因为这里流淌过厚重的历史,更因为有这样八位在秦淮河畔留下过她们的才与情的女子。
秦淮八艳图
秦淮八艳,明末清初秦淮河畔的八位名伎。最先见于余怀的《板桥杂记》,分别写了顾横波、董小宛、卞玉京、李香君、寇白门、马湘兰六人,后人又加入柳如是、陈圆圆而称为秦淮八艳。
十里秦淮,一水相隔,河的两岸分别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(即今中国科举博物馆),另一边则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,著名的有旧院、珠市。
三百多年过去了,才子佳人们留在秦淮河畔的故事依旧随着河水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里。
其中,被影视剧作品改编最多的莫过于被栽赃了让吴三桂“冲冠一怒为红颜”的祸水陈圆圆,被换了各种身份的让顺治帝出家当了和尚的董小宛,以及被传唱至今的故事《桃花扇》里的李香君。
昆曲《桃花扇》
位于夫子庙景区里的秦淮河,如今已然成为来南京旅游必到的景点之一。特别是到了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佳节,长乐路一带的交通几乎瘫痪,来此看灯会赏夜景的人络绎不绝。
|秦淮记忆|
每个南京人的心里都有一条秦淮河。
朱自清曾在他与友人的秦淮游记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》中写道,“我们终于恍然秦淮河的船所以雅丽过于他处,而又有奇异的吸引力的,实在是许多历史的影象使然了。”
对于许多在中华门的城墙根下长大的孩子来说,秦淮河几乎成了童年的代名词,就像夫子庙是南京的一张名片一样。
图源:马兰头头2010
清晨的秦淮河,静悄悄地在中华门城墙的守护下醒来。
一座中华门城堡隔开了城内外,将老城南的回忆与四季留在了时光里。
中午的秦淮河,想用一道道美食喂饱你的胃和心情。
没有人能带着饥饿走过老门东和夫子庙,馄饨、汤包、鸭血粉丝,蒸饭、烧饼、牛肉锅贴。
晚上的秦淮河,十里秦淮的波光艳影在夜色中醒来。
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、委婉,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,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。
伸手便是朱自清笔下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,远处传来的不知道是谁的歌声在唱着那久久不能逝去的古都情怀。
无论你是否曾经因为它有过恶臭而敬而远之,你还是会如是珍宝地和外地来的朋友介绍这条流淌着历史的秦淮河。
|秦淮相思|
生活里面消耗时间精力的事情太多,时间总是变得匆匆忙忙,想要再好好地逛一次秦淮,仿佛都有了阻碍。
图源:摄影师阮忠
两岸的风光与美景逐渐被商业氛围侵占,夫子庙游人如织,繁华如斯。来来往往的人们说着各种语言,拍浮夸造作的游客照,没有人真正看眼前的风景。
秦淮河畔,每一天的日出日落,每一次的微波荡漾。只让人觉得每一天都不曾虚度,生活在这座城,始终有希望。
东水关遗址,静默于夫子庙的东边。虽然鲜有人去,但是曾经秦淮繁华历史的见证。
坐船夜游秦淮,夜色滤去了人世浮华,只余温柔缱绻和灵动韵味。温柔的夜色中,画舫宛如一座座游走着的玲珑宫殿,倒映在水里,风姿绰约,愈远愈艳。
游船画舫静默着陪伴秦淮的流动,带走了时间,带不走记忆。
|后记|
秦淮河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,经历过多少心酸、重塑过多少繁华;秦淮河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出生成长和老去,有多少人离开,又有多少人在此生根。
江南,大概是对这条河最高的褒奖了。它既连接起两岸百姓的生活,也勾勒出繁华之地曾经的过往。
不远处,桃叶渡口,王献之与小妾的相依相守还在继续。江南贡院前,赶考考生求取功名的故事仍在上演。
从秦淮源头到长江,流域面积2631平方公里。
秀丽、磅礴、平和、旖旎、大气……
秦淮河,它还将日夜不息流淌下去。见证南京下一段辉煌历史!
—End—
素材来源宁波头条、胡老师微课堂及网络
这里是南京综合整理,转载请联系授权
商务合作 | 加微信:17714310951(润滋)